林瑩昭 專任副教授
【專長】 |
※消費行為研究 ※行銷研究 ※休閒教育研究 ※顧客關係管理 ※門市服務 ※家政概論&家庭教育&家庭(資源)管理 ※理財規劃 |
【學歷】 |
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|
【學位論文】 |
家政教育系實習教師視導人員角色之研究 |
【經歷】 |
※國中教師 ※師大助教 ※家扶中心褓姆訓練班講師 ※彭婉如基金會家事服務講師 ※婦女會講師、台北市立圖書館婦女理財營講師 ※婦女會外籍新娘居家訓練班講師 ※國小親職教育、家庭理財課程講師 ※教育部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召集人、諮詢及命題委員 ※技術校院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命題委員及召集人 ※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題庫建置研究計畫命題委員 ※考選部家政類典試、命題及閱卷委員 ※台南市、嘉義縣國中教師甄試家政科教授評審委員 ※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中教師家政科審題委員 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樂齡大學課程講師 ※高雄市政府委託輔英科大、正修科大辦理「坐月子服務人員培訓課程」家事服務課程講師 ※yesma(頤珍)人力資源中心「坐月子服務人員培訓課程」家事服務課程講師 ※宜蘭縣政府家事管理家事管理中心課程講師 ※家政群科中心「行銷與服務」、「家事服務」研習課程講師 ※技職教育學術研討會、台中科大學報論文審查及外審委員 ※台南下營、七股農會課程講師 ※台南市政府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委託宏大職業訓練中心開設「行動管家培訓班」課程講師 ※社團法人台南市終身學習推廣教育協會諮詢委員 ※國教院高職家政群「行銷與服務」教科書審查委員 ※經濟部 商業發展署114年度生活服務業科技創新應用輔導審查委員 |
【期刊論文】 |
林瑩昭(2024)。甘蔗渣創意小物可行性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22(1),23-41。 林瑩昭, Aida Loussaief,, Huu Phuc Dan, Neji Bouslama, & Julian Ming-Sung Cheng (2024). Eating halal: a serial mediation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religiosity on the intention to purchase halal-certified food.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, 1(1), 167-184. 林瑩昭(2023)。咖啡渣衛生棉的初探與實驗。休閒事業研究,21(2),14-28。 林瑩昭、許恒萍(2022)。美感經驗融入麵塑課程設計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20(4),31-53。 林瑩昭、黃萱萱(2022)。Costco商店形象、服務品質與促銷方式相關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20(1),1-20。 Dang, Huu Phuc, Rahimah, Anni, Lin, Julia Ying-Chao, Truong-Dinh, Bao Quoc, Glebanov, Pavel D., Syed, Hassan Raza, Li, Nancy Runnan, and Cheng, Julian Ming-Sung, “What makes consumers willing to pay for carbon taxes – A View of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”,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(2020 SSCI IF: 5.032, 2020 JCR in Green & Sustainable Science & Technology: 20/44, Q2 (SCIE); 4/9, Q2 (SSCI)) 林瑩昭、陳昭蕙(2021)。國中家政課程「初學者鈎針編織基本技法學習與應用」—以高雄市某國中七年級生為例。休閒事業研究,19(1),27-45。 林瑩昭、何承恩(2020)。UNIQLO 優衣庫品牌形象及服務品質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18(2),45-69。 林瑩昭、周雅卿(2020)。手工香皂產品認知屬性、知覺價值及價格敏感度關係之研究 。休閒事業研究,18(1),1-18。 林瑩昭、鄧佳芸(2019)。山苦瓜餐點研發與製作。中華家政學刊(65),71-94。 王榮鵬、林瑩昭(2018)。建教班餐飲科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相關之研究。中華家政學刊(64),35~44。 林瑩昭(2018)。統一超商自有品牌品牌形象、促銷活動及顧客忠誠度之研究。中華家政學刊,63,1-12。 林瑩昭、艾若琦(2018)。網購者五大人格特質、衝動購物與購後反應之相關研究。中華家政學刊,63,51-64。 林瑩昭(2017)。遊客對老屋民宿認知及住宿意願之相關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15(4),9~25。 林瑩昭(2016)。高齡者完美主義之程度對於家庭互動及友誼品質影響之研究。休閒與社會研究(14),115-130。 林瑩昭、劉慶華(2016)。消費需求、消費體驗與再消費意願相關之研究 —以親子主題餐廳為例。運動休閒餐旅研究,11(1),77-103。 林瑩昭、郭文清(2016)。營養標示態度與行為、組合價格促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 -以便利超商消費者為例。休閒事業研究,14(4),61-85。 林瑩昭(2015)。自行車騎乘者涉入程度、休閒覺知自由及幸福感之研究。運動與遊憩研究,10(2),56-77。 林瑩昭(2015)。網路媒體與魅力形象對素人發展之影響。人文數位與創意創新期刊,13(4),41-50。 林瑩昭、唐燕娟(2014)。家庭露營者遊憩專門化與家庭氣氛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12(4),12-34。 林瑩昭(2014)。國中生使用臉書與人際互動之研究。生活應用科學期刊,3(1),52-73。 林瑩昭(2014)。家庭露營者遊憩專門化與休閒效益之研究。運動與遊憩研究,8(4),1-26。 林瑩昭(2014)。社會比較與金錢態度相關之研究-以台南市高中職學生為例。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,8(1),99-127。 林瑩昭(2013)。部落格的使用動機、人格特質及影響力之研究。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,7(4),20-46。 林瑩昭、鄭煒騰(2013)。國小教師網路遊戲認知與態度之研究。運動與遊憩研究,8(2),20-40。 林瑩昭(2013)。素食者飲食行為與健康態度關聯性之研究。運動休閒餐旅研究,8(2),1-20。 林瑩昭(2012)。高中新生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氣氛相關因素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10(4),44-63。 林瑩昭(2011)。Exploring the factors favoring mCommerce adoption among Indian MSMEs: A TOE perspective。東海管理評論,13(1)。 林瑩昭(2011)。高雄市文化中心創意藝術市集消費型態之研究。休閒事業研究,9(2)。 林瑩昭(2010)。學校餐廳顧客滿意度之研究──以台南科技大學為例。運動休閒餐旅研究,5(2)。 林瑩昭(2010)。“Dealers’ Expert and Referent Powers: Means of Increasing Desirable Relationship Outcomes in Sub-Saharan African Channel of Distribution System – The Case of the SM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Zimbabwe”,。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,11(2)。 林瑩昭(2010)。Value Creation through Service Cues - The Case of the Restaurant Industry in Taiwan,。Service Marketing Quarterly,31(2)。 林瑩昭(2010)。民宿消費行為對民宿需求相關因素之研究。運動與遊憩研究,4(3)。 林瑩昭(2009)。Why Do Customers Utilize the Internet as a Retailing Platform?-A View from Cunsumer Perceived Value。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,21(1)。 林瑩昭(2008)。Extrinsic Cue Effect on Purchase Risk at Global E-tailers Perceived by Online Shoppers。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(2nd tier Marketing Journal),15(5)。 林瑩昭(2008)。遊客屬性與遊憩動機、遊憩知覺價值、遊憩滿意度關係之研究:以南元休閒農場為例。台灣鄉村研究,8。 林瑩昭(2007)。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oversion and Leisure Motivation: Evidence from Fitness Center Participation。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(SSCI impact factor in 2006: 0.287),35。 林瑩昭(2007)。A Study of the Perceived Recognition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on in Respect to the Online Game in Taiwan。Cyber-Psychology and Behavior (SSCI impact factor in 2006: 1.028),10。 林瑩昭(2007)。Do Consumers Perceive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al Brands, A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bels and Local Private Labels- The Case of Taiwan。Journal of Product & Brand Management,16。 林瑩昭(2007)。Toward a Stage Model of the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System Development: The Experience of Firms from Taiwan。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,14。 林瑩昭(2006)。女大學生休閒阻礙與休閒知覺自由的探討--以台南科技大學四技進修部學生為例。台南科大學報,1(25)。 林瑩昭(2005)。生活型態與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-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生為例。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,24(24)。 林瑩昭(2004)。清境農場居民對觀光發展影響認知之研究。餐旅暨家政學刊,1(2)。 林瑩昭(2004)。超商乎餐廳乎轉型中的便利商店。貿易雜誌,無(160期)。 林瑩昭(2004)。遊戲式廣告行銷硬是讓業績翻兩番。貿易雜誌,無(157期)。 林瑩昭(20043)。婦女休閒教育。台南女院學報,23。 林瑩昭(2004)。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Online Games in Taiwan:An Application of Roder’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。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usiness, Cambridge,5(1&2)。 林瑩昭(2003)。臺灣私立高等技職學府在WTO體系下所應採行變革之道。 |
【證照】 |
※華語導遊 ※門市服務乙級 ※觀光餐旅行銷管理師 ※銀髮族產業服務管理師 |
【E-mail】 |